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非遗文化/非遗活动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南宁年俗文化宣传推介之十五:元宵花灯节

发布时间:2021-02-26来源:编辑:点击:

分享到: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贴对联、贴窗花、包大粽、看大戏、舞龙狮、舞炮龙……南宁的年俗多姿多彩,春节期间,我们在线上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南宁年俗文化宣传推介活动,让大家在网上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过年氛围。

本期为您介绍南宁元宵花灯节(江南区菠萝岭花灯节)。

南宁元宵花灯节

元宵花灯“马上有富”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晚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过元宵,赏花灯!南宁元宵花灯节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南宁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在清朝时已十分盛行,曾闻名一方。元宵花灯节内容十分丰富,有扎花灯、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及舞龙舞狮、歌舞表演等。其中的花灯展是最吸引人的,家家户户都手工扎花灯,每人一盏之外,还会多扎一盏,称“余灯”,寓意添丁。每年的元宵花灯节,江南的菠萝岭、石柱岭、五一路及兴宁的水街、解放路、人民路、中山路、新华路的灯会都被慕名而来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

图片

元宵花灯节人山人海,市民游客兴致勃勃猜灯谜  ▲ 

图片

精彩的舞狮表演  ▲ 


南宁元宵花灯节

花灯形状甚多,造型有龙、有虎、有兔子,有莲花,有鲤鱼……它们通常都有个应景又吉祥的名字,比如“孔雀开屏”“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等等,技艺精巧,活灵活现,尽显工匠智慧和技能,从街头到街尾,目不暇接,不得不慨叹民间真乃是藏龙卧虎之处。2017年,南宁元宵花灯节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菠萝岭小学学生认真制作花灯  ▲ 


(来源: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