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7来源:编辑:亮点击: 次
6月6日(农历五月初一)是扬美老人节。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当天上午,由江南区文广体旅局主办的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扬美老人节民俗活动在江西镇扬美村文化广场举行,为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营造了浓厚氛围。
此次老人节活动包含粽子制作、文艺节目展演、老人聚餐等内容。在文化广场一角的粽子制作现场,食材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的群众参与,一起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广场舞台,正在进行以非遗知识、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表演,其中《走进新时代》《爷爷奶奶和我们》《幸福赞歌》《祝寿歌》等老年人自编自演的歌舞,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掌声。演出中还穿插《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团结进步等知识问答环节。傍晚时分的金马码头人潮涌动,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在此聚餐,桌上摆满各种美食,大家吃的笑容满面,幸福洋溢。
据了解,扬美老人节是流行于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主要是图吉利、热闹、喜庆,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有全国性的九月九重阳敬老节,但扬美老人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举行,有其独特的起源和内容,主要围绕尊老敬老、积极老龄化,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开展包括集体祝寿、登高交流、吟诗作对、书法展示、粤剧表演、会餐等内容,促进老人交流感情、展示才艺、愉悦身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百姓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数百年来传承不断。《扬美老人节》民俗项目2020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江南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点、属性,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非遗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截至目前,江南区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1项、市级非遗项目15项;有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
此次活动意在增强广大群众对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融合,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