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3来源:编辑:点击: 次
该项目2015年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南宁三江口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土法酿造米酒技艺深得骆越文化遗传,融汇壮族和汉族平话人的民间文化元素,逐渐发展而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它广泛流行于南宁三江口及其周边地区,其中以左右江汇合河畔的三江口宋村的“宋家米酒酿造技艺”最有名。
宋家米酒酿造技艺起源已不可考证,但三江口宋村开村于明朝初期,是明清时期的合江镇和三江口汛的所在地,从开村时就有用宋家米酒酿造技艺酿造米酒,由此可见此技艺历史久远。用此技艺酿造的米酒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的“三纯”和“口感好、质感好”的“两感”品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据传,明朝弘治年间,南宁府的官员就用宋家米酒酿造技艺酿造的米酒大宴宾客。 三江口宋村宋氏家族的始太祖宋伯满有云馀、云敬、云渊和云溢四个儿子,明朝崇祯年间的徐霞客游记记载“聚落颇盛”,清朝流传至今有“四房八支十六杈”,600年来各房各支各杈自己传承和交流学习宋家米酒酿造技艺技艺。民国时期,三江口宋村有宋万升、宋万玫和宋万琦等人用祖传的酿酒技艺到东南圩、大同圩和南宁城开酒坊。现在,三江口宋村宋氏家族四房八支十六杈中,头房宋佐年、宋多礼,二房宋万叶、宋多勇,三房宋多来、宋祥年,四房宋多文、宋卓年等人,还保留有宋家米酒酿造技艺的传统工具并传承着宋家米酒酿造技艺的技术。三江口宋村及邻近的村民,更是经常请宋多勇、宋祥年和宋多文等人用宋家米酒酿造技艺来酿造米酒,以解平时和节庆(红白喜事)之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丰富多彩的食品特别是酒类食品的冲击下,传统的宋家米酒酿造技艺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冷落,使得宋家米酒酿造技艺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困惑。
宋家米酒酿造技艺这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是南宁民间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了解和研究南宁的经济和历史文化,以及传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