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群文动态/新闻快讯

重要提醒!预防登革热,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3-10-25来源:编辑:点击:

分享到:

登革热防控

小课堂



图片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传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近几年来,登革热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该病流行范围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地区扩展。调查还显示,花斑蚊活动季节延长,活动区域扩大,病毒在蚊体内增殖活跃,病毒的毒力增强。人口大量流动及现代化交通则会造成登革热的远距离扩散。

登革热传播途径

图片

图片

登革热传播途径

图片

图片

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的特点

登革热传播速度快,通常在很短的时间便能够感染大范围的人群,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目前,登革热无特效疗法,亦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

症状:突发高热

发病比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症状:“体痛”

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症状:“发红”

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症状:“皮疹”

于病程5-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

图片

03

预防和治疗

图片

01

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清除居家积水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图片

培栽植物容器积水

及时就医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的潜伏期,突然发病。发热是登革热的一大特征,不规则热或于发病2~4天后下降按,经过1~2天后再次发热。另一特征是痛,包括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登革热病人于发病后3~6天出现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家人。

图片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治疗的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如果怀疑得了登革热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叮咬或者近2周外地旅居史等。

每天睁眼就想看到你,给我们点亮『星标』吧

点亮『星标』可0延迟推送哦!

图片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

编辑|丘丘

审核丨肖鸿广

统筹|健康教育与促进科

健康南宁疾控先行

地址:南宁市厢竹大道55号

疫情咨询电话:0771-5679678、2430765

疫苗接种电话:0771-5672212

健康证咨询电话:0771-5672611

水质卫生检测咨询电话:0771-2859851

艾滋病检测咨询电话:0771-2435557

犬伤预防接种及暴露伤口处理: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30,下午14:30-22:30

其他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

健康证体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00健康证领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图片

(信息来源:“南宁疾控”微信公众号)